1效率与做事方式如果你是朝9晚6、周末双休,那么恭喜你,你很有可能是效率集大成者,同时也很不幸,也许你根本没体验过效率的概念。而在互联网行业,特别是创业公司,加班是家常便饭,这就不得不提一下效率问题。
单纯的说效率并不兴奋,但把效率量化,很多问题就显现出来了。一般的公司都会让员工填写工作日报,我自己也有记录每天工作情况的习惯。我自己设计的工作记录表有这么几个字段:日期、上班时间、下班时间、工作内容、工作属性、工作用时、接触人员、工作收获、工作不足、第二天工作安排。每天的主要工作按条填写,并记录工作属性(流程、文档、沟通、会议等等)、工作用时,后期进行统计分析的时候,很容易看出自己的时间花费在哪块、每天的有效时间为多少、效率的数字展现等。当然,这还只是一个简单的工作时间记录,类似“马后炮”。要更好的把握工作节奏、达到更高的效率,需要进行时间管理。时间管理可不仅仅是时间记录了哦~想了解时间管理的,建议关注warfalcon,详细的我就不啰嗦了。效率也跟人的做事方式有关。善于统筹规划的,先搭建架构、再细化填充,这叫胸有成竹。这其实也是最好的工作方式。甚至,值得一生去实践,除非世界那么大,你想去看看。2产品测试与测试流程对于规模还不太大的公司来说,测试这活,从来没有专门的测试人员去做。所以,这个担子就落到了产品和开发身上。产品是最了解业务流程的人,然后就是开发。开发在研发的时候,逻辑关系、条件判断、动态读取这些,掌握的非常清楚。一般开发区测试的话,不能说测试,只能说调试。因为可能出现的问题,他们能想到的,在开发的时候就去解决了,而后,交给测试人员或者产品。
从一个PM的角度去测试上线的产品,不妨谈一谈基本的模块和一些流程。测试模块一般有这么几个:框架、设计、流程、内容链接和兼容。框架首先看栏目是否健全、功能是否完整;设计需要考虑VI(主色调、配色、排版等)、文字(字体、大小、颜色、间距)、图片(格式、尺寸、放大缩小效果、轮播效果,也包括图标、icon)等。流程整个流程走一遍,走通,看具体的操作能否实现、功能是否完全、业务逻辑是否正确(包括返回等页面链接)。内容链接主要测试内容展现是否完善、是否合理,链接的设置是否正确以及一些交互设计(弹出/弹入/滑入滑出/父框架链接子页面/子页面跳转父页面/iframe等表现方式)兼容性前端、后台需要测试,用不同的机子、不同的浏览器去测试。3横看成岭侧成峰一点一滴学习,不只是积累知识。积累经验,还要学会积累方法和开拓视野。不同的岗位,看待问题的角度大大不同。在熟悉自己的角色之后,尝试跳出自己的圈子去考虑,比如站在用户的角度、站在运营的角度、站在设计的角度、站在研发的角度、站在项目经理的角度、站在总监的角度,甚至站在财务的角度、站在人力资源的角度、站在CEO的角度。
不同的角度关注的重点并不相同,只有慢慢跳出自己的圈子、站在更高、更广的角度,你的能力发展才会慢慢升级。如果只看到自己的分内事、只站在自己的角度,只会越来越狭隘、越来越走不出来。多去交流和碰撞,才会有更多火花。
以上文章来自脉脉专栏优质内容